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智慧百科 - 营养卫生 - 文章详情

改变生活习惯,才能应对妊娠期糖尿病

发布时间:2020-06-20阅读次数:251


近年来,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以下简称妊糖)患病率成倍增长,有学者认为除了传统的高危因素(糖尿病家族史、高龄、肥胖和既往 GDM 史)外,生活习惯尤其是饮食结构的改变也是诱因之一。

好友萌妈(大名汤维)最近刚产下二宝,她也不幸中了妊糖这个小恶魔的招。

回首整个过程,萌妈写下这篇经验总结,希望丁妈能帮她让更多孕妈了解妊糖、不让妊糖的「阴谋」得逞。

这就来看看萌妈的故事吧~

很多准妈妈谈「妊糖」色变。

有的孕妇为了控制好血糖饿得尿液里查出酮体,有的孕妇没能控制好体重导致胎儿过胖且无法顺产。

更重要的是,一旦得过妊糖,未来罹患糖尿病的几率就会比普通人高出数倍。

萌妈生一胎的时候,糖耐量测试毫无问题,而怀二胎期间却被查出妊糖。

当时我的内心是崩溃的,回家就抱着萌爸大哭了一场。

妊糖是个麻烦事

我哭,是发觉自己被划入了未来的糖尿病高危人群,是担心会因此影响肚子里宝宝的体重和智力发育,是烦躁之后需要频繁监测血糖、坚持运动和严格控制饮食,是害怕如果不能通过运动和饮食控制血糖还需要注射胰岛素。

妊糖,可真是个麻烦事,不信你看:

为控制血糖,医生一般会要求妊糖孕妇在孕期记录自己每顿的饮食和餐后两小时的血糖值。(饮食需要精确到克,详细到具体的食物种类和生熟)

血糖值的监测通常为一天 7 次(空腹、三餐前、三餐后两小时和夜间)。

刚开始时需要连续监测 3~5 天,血糖稳定后,每周还需要抽 1~2 天照此监测。

测血糖的时候不用总是测同一根手指,十指都可以测,但是建议餐前餐后测同一根手指的指尖血。

不要问我是怎么知道的……

你要是看得到我右手无名指上密集的针眼——你也体会不到我的痛……(泪目)

一天 7 次的监测,针对的是新诊断的高血糖孕妇,和血糖控制不好、妊娠期在用胰岛素治疗的「糖妈妈」。

假如不需要治疗、血糖也稳定了,每周有一天测一次空腹血糖外加三次餐后 2 小时血糖就好了;假如「糖妈妈」在使用胰岛素治疗、血糖稳定,每周有一天测 7 次血糖就好了。

如何应对妊糖?

和众多疾病一样,妊糖的对策首先两点:管住嘴、迈开腿。

1. 管住嘴

管住嘴是控制饮食。

通常医院会要求妊糖孕妇去营养门诊,由营养师从饮食和运动两方面介绍控制的办法;有的医院会根据孕妇的生理特点(身高、体重、饮食习惯等)为其量身定做一套控制方案,更多医院还在采用「按份计算」的标准告诉你每天应该吃多少「份」肉蔬蛋奶等食物,而此类标准往往还需根据孕妇个人情况进行调整。

实际上,妊糖控制的关键有三:饮食总量、饮食结构和血糖稳定。

饮食总量除通用标准外,还应考虑孕妇的身高和胖瘦——高个子和偏瘦人群可以适当多吃一点,矮个子和偏胖人群则需要减量。

饮食结构需参考中国营养学会制订的膳食金字塔及孕妇膳食指南。

血糖稳定的关键是少食多餐;还需避免升糖指数(GI)较高的粥等食物和含糖量较高的西瓜等水果和其他甜点,同时遵从先汤、后菜、再饭的进食顺序也对血糖控制有所帮助。

2. 迈开腿

迈开腿则是坚持运动。

对于妊糖孕妇,管住嘴还不够,还需要配合运动来保持血糖值的稳定。

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坚持散步是最简单易行的方式。如果管住了嘴,餐后两小时血糖仍然较高,就需要配合运动来保持血糖值的稳定——具体要走多少步、多长时间因人而异,关键的判断标准还是血糖值。当然,部分孕妇会出现降糖过快导致低血糖,部分孕妇孕期原本就容易头晕,因此散步时尽量有人陪伴,并且准备一点能快速补充血糖的食物。

如果做到这些还不够,就必须考虑药物控制了。

健康生活,从妊糖开始

一胎的时候萌爸总开玩笑地说:「健康生活,从怀孕开始」,因为孕期原本就需要注意饮食、运动和睡眠。

二胎的时候萌爸的说法变成了「健康生活,从妊糖开始」,因为妊糖需要比糖尿病人更严格地控制血糖,人生限制更多,但是也确实更健康了。

饮食方面的改变是最麻烦的。

每顿都需要称克数、做记录、测血糖,告别了最爱的各类甜品和象征着夏天的西瓜;

刚开始少食多餐时总觉得自己没吃饱。后来改成先喝汤、把一半的精细主食换成杂粮增加饱腹感后才慢慢习惯。

运动方面的改变则是循序渐进的。

原本自己在家带娃,每天散步不超过 1 000 步,慢慢增加到 3 000 步、5 000 步;

到了孕期最后一个月,每天都坚持走 15 000~20 000 步。

感谢萌爸,每晚饭后放弃了自己心爱的滑板,带着小萌督促我运动,从最初只愿意走 10 分钟到能持续散步 1 小时,坚持了整整 4 个多月;每顿都提醒我细嚼慢咽,控制总量。

对抗妊糖带来的意外惊喜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妊糖并非对「悲惨生活」的宣判,而是一个调整自己饮食、运动和睡眠的契机,并且坚持下去会带来意外的惊喜。

整个孕期我一共长了 6.5 kg,最后 4 个月一直稳定在 65 kg。

传说中明星怀孕身材不变的传说我也做到了,四肢没有新增赘肉,从背后也看不出是孕妇。

产后 3 天,我就恢复了产前的体重,能穿各种孕前的衣服了。

最令人开心的则是对生产的好处。

虽然是二胎,但一胎时小萌剖宫产没有经过产道,因此从理论上来说我这次仍然是初产妇。

35 周时小乖就已经浅入盆了,我的骨盆间距也从一胎时不足 8 cm 发育到 8.5 cm;到 38 周时医生内诊发现宫颈已经消失了 70%,胎儿的头特别低,非常有可能顺产。

果不其然,39 周当天,我从破水到开 1 指花了 4 个小时,从开 1 指到宫口全开花了 1.5 小时,进产房后 20 分钟就顺利分娩——如此顺利和迅速的产程,和孕期控制饮食、坚持锻炼是分不开的!

更让我欣慰的是,小乖出生时 6.7 斤,血糖和其他指标都正常。

未来是美好的

说真的,机会往往孕育于挑战之中,关键看我们的心态和做法。

分娩后,患过妊糖的我仍属于未来糖尿病高危人群,但是,如果能坚持孕期健康的饮食和运动习惯,相信会有不错的结果。


没有找到资料?从新搜索

热门搜索: 护理宝宝 婴幼儿教育 课程 幼儿故事 幼儿方法

加盟入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