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成长 - 幼升小学 - 文章详情

帮助孩子做好上小学的准备

发布时间:2020-04-29阅读次数:276

孩子上小学妈妈早准备

  许多父母对怎样进行入学前的准备教育颇为关心,甚至可以说有点焦虑。幼儿升上大班后,经常会有家长不放心地向老师询问:老师,孩子就要上小学了,怎么还不教孩子多写一些字?怎么不布置家庭作业呀?这样,孩子上小学后能否适应……

  其实,家长的担心也不是没有道理。毕竟,小学的学习生活不同于幼儿园,家长提出这些疑问的核心是幼小衔接问题。但是我们需要做的是以一种正确的态度对待幼小衔接时期的教育,既做到重视又不过分紧张。

  那么作为家长,应该做一些什么准备工作呢?也许你会认为,孩子入学前的准备不就是学点拼音,多认识几个字,多做几道数学题吗?这其实是对幼小衔接教育很片面的误读,家长应该从各个方面做好充分的准备。

1. 确保孩子有一个健康的体质

  一般情况下,家长会有这样的想法:宝宝在幼儿园迟到没关系,上小学后自然就早起了。事实果真是这样吗?

  小学生活的大部分时间是上课,课间休息和游戏时间短,上下课都有严格的时间规定,课堂学习也有严格的纪律约束,课后还有家庭作业。孩子的生活节奏突然加快,紧张和压力也就随之产生。

  于是,进入小学后,由于学习上压力,孩子往往会出现脸色差等症状,这还算好的,有些孩子累的一回家就倒在沙发上睡着了,生病也就接踵而来。

  但是小学的教学不会因你生病而停止,这样不但身体搞不好,学习也会受到影响。因此,从现在开始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确保孩子有一个健康的体质是前提。

  为了使他们较快地适应小学紧张的生活节奏,家长要适当地减少孩子睡眠和游戏时间,延长学习时间,使孩子在家的作息时间与学校的作息制度保持一致,以免因不适应而损害健康。

2. 做好孩子的心理工作

  为了让孩子高高兴兴地进入小学,家长要使孩子内心产生想上小学、当个小学生的愿望。以乐观的态度对待学习和学校。

  比如在早晨送孩子上幼儿园时,碰到背着书包上学校的小学生,您不妨对孩子说:“瞧,这些哥哥姐姐多神气!”使孩子产生羡慕之情。

  妈妈不妨给孩子讲一些小学里各种有趣的活动,如手工课、春游,还可以热情地讲述孩子将在课堂上学习的知识,如读书、测量、称重等,使孩子对学习和学校产生强烈的向往。

  有空的时候,家长还可以带孩子去小学走走、看看,告诉孩子在学校里能学到很多本领。家长要特别注意的是,决不能对孩子施加压力,进行恐吓。如:“瞧你这么坐不住,将来上小学可要受罪”“你这么好动,将来上小学让老师好好治治你!”这样说会造成孩子对小学产生恐惧感,不利于形成入学的心理期待。

  一般情况下,小学会在5月份开始报名,办理入学手续。父母千万不能在孩子面前议论学校的长短,以免影响孩子入学情绪。

3. 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

  其实现在的孩子个个儿都挺聪明,对于智力正常的孩子,小学一年级的学习内容并不难。那为什么入学后学习成绩会有很大的差异呢?其中习惯是最大的决定因素。

  父母疼爱孩子,是天经地义的,绝大多数的孩子在家里都不做家务,甚至连自己的个人杂务也由父母包办。可是家长很可能还不知道,孩子开始学习后,首先碰到的难题是什么?

  经常有这样的孩子,上课了,别人已经打开书本了,他的头还钻在书包里找书;别人的作业已经作了大半,他还在找铅笔。而还有相当一部分孩子不会正确使用橡皮擦掉错字……

  因为孩子动手能力差,基本的生活不会自理,从而导致耽误学习的例子不在少数。孩子的成绩不理想,自信心就会受到了影响,这样孩子累、家长更累。

  所以,建议家长提前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比如教孩子养成整理书包的习惯,鼓励孩子多做运动,像跳绳、折纸、串珠子、写字等,既对孩子注意力的培养有益,还锻炼了孩子身体的协调能力。

4. 注重学习习惯的培养

  我们常说好的习惯能使人一生受益。大家都有过这样的困惑,孩子智力基本上差不多,但为什么孩子学习水平相差甚远呢?

  通过观察不难发现,凡成绩好的同学,他们都有一个好的学习习惯,不用家长督促,往往会很自觉地完成作业和复习功课。因此,自小注重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会使其终身受益的。

  首先家长要让孩子学会独立完成自己的作业。凡是作业本上的题都要让学生自己读,哪怕是“计算”两个字也要让学生读。有些家长会问,孩子不认识字怎么办?如果有很多不认识的字,家长可以先读一遍,再让孩子自己点着读一遍。

  当孩子不理解时,家长要做的是引导孩子借助身边的材料自己动手找到解题的方法,而不是采用说教的方式。作为家长,可以通过画图,摆学具、找生活中的原型等方法帮助他们理解。

  有人曾作过这样的比喻:孩子的心田是一块奇怪的土地,你播下思想的种子,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你播下行为的种子,就会获得习惯的收获……由此可见,对于孩子而言,你的教育将起到至观重要的作用。

没有找到资料?从新搜索

热门搜索: 幼儿教育 幼儿文章 幼儿培训 成长奶粉 胎儿教育

加盟入驻more